金融IC卡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
随着移动通信和信息安全技术的迅速发展、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、金融IC卡推广应用,金融支付系统正在从有线扩展到无线,电子支付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。移动支付系统融合了移动电话、手持POS机、金融IC卡等的功能特点,使支付系统彻底摆脱了电话线的制约,开辟了移动支付的新天地,也是金融IC卡介质创新的一种体现。
目前,国内移动支付业务尚无统一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,处于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并存的局面。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类:①
SMS/IVR/WAP模式,是比较早期的技术模式,主要支持远程支付,其应用领域相对狭窄。②NFC模式,同时支持近场模式和远程模式,但需要用户更换带有NFC功能的新手机或在现有手机上加装芯片,成本相对较高。③智能SD卡模式,是中国银联提出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,近场支付通过外挂异型卡(贴片、挂坠等)解决。④SIMPASS模式,将移动支付应用和SIM卡应用整合到一张SIM卡中,在SIM卡上引出天线,需要用户更换新的SIM卡。⑤ISIM模式,一种在SIM卡上外贴一张贴片卡的解决方案,无须更换SIM卡。⑥
RFID-SIM模式,中国移动目前主推的技术解决方案。该模式将移动支付芯片和SIM卡应用合二为一,采用2.4GHz频段工作,需要用户更换新的SIM卡。
国内移动支付业务主要应用于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个方面,其覆盖领域相当广泛,主要包括刷手机乘公共交通、现场购物消费、网上购物支付、公共支付缴费、手机固化账单缴费、手机订购机票等领域。
2009年10月,宁波地区开展了基于SIMPASS模式的商用试点,目前主要支持近场支付功能,是国内金融IC卡账户在移动支付领域上的首次尝试。
2010年,基于SD卡业务的试点正式启动,目前试点地区还将进一步扩大。
其短信支付模式已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东等21个省市推广。SD智能卡业务试点已扩展至上海、山东、宁波、湖南、四川等9个省市。
2011年,建设银行、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等推出了采用SD卡的手机支付业务,中国银行、华夏银行正在进行试点。